在生命的第一年中,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成长发育,身体、智商及人际关系急速进步:孩子掌握了抬头、翻身、坐、爬甚至行走;他能有意识地抓握物体;他能听源于己的名字,用动作、表情和声音表达我们的意愿,可以说出第一个词;他开始参加社会交往并表现源于己独特的个性
这一年龄段培养的重点是:
打造好的亲子依恋;
创设环境进步大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动作;
为语言的进步做好充分的筹备。
多年以来,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,是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的一同影响最后决定了一个婴儿的性格特点。先天原因指那些决定大脑发育的基因原因,后天原因是指环境原因对发育的贡献。
视听触环境:提供丰富的视觉、听觉和触觉刺激
丰富的视听触环境是指在孩子出生后,依据孩子的成长发育特征布置他的生活环境,以提供丰富的视觉、听觉和触觉刺激,促进孩子感知觉的进步。
出生将来,孩子就开始用自己身体的每个器官去感知、探索周围的世界。孩子具备惊人的学习力,丰富的环境刺激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,能够帮助孩子大脑的发育,并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进步。因此,创设丰富的视听触环境尤为重要。
在婴儿床上方悬挂色彩鲜艳、能发出悦耳声音的玩具,比如摇铃、吊琴、各种充气玩具等;还可以悬挂爸爸妈妈放大的照片、中度复杂性模式的图案(如靶心图、国际象棋棋盘图等);因为孩子喜欢看人的脸,在床上挂一面镜子可以让孩子察看我们的脸。镜子应该由不容易破碎的金属材料制成,孩子在镜子中的形象要真实。
在房间内的墙壁上贴上颜色鲜艳的人像、风景、动物、物品等图片,孩子满月后就能竖抱着他来看(视距20厘米),察看孩子偏爱哪种图片。可以参考孩子的爱好更换图片。
在孩子醒着时,父母可以用我们的脸引起孩子注视,一会儿把脸移向左,一会移向右,让孩子用双眼追随脸的移动;也可以用红球来逗引孩子,当孩子看到将来,缓慢地移动红球让他的视线追随,以进步孩子的视觉。所有些这类活动都需要在距离孩子双眼20厘米处进行。
照料孩子的时候,不论是喂奶、洗澡、换尿布或抱他,都要在孩子眼前20厘米左右用温顺的声音、富于变化的语调,反复地和他说话,轻轻地叫他的乳名,用简洁的句子告诉他你正在干什么。在孩子醒着的时候,可以用缓慢、柔和的语调对他说话,如好孩子,你醒啦?孩子,我是母亲,母亲喜欢你等等,如此还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。还可模仿孩子那些无意义的发音,以激起孩子发声的兴趣。可以对着孩子不同侧的耳朵说话,让他感觉到声音从不一样的方向传来。
选择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给孩子听(包含孩子在子宫内听过的胎教音乐),音量比大人在室内说话的声音稍大一些。注意不要给孩子听不少不一样的曲子,一段乐曲一天中可以反复放几次,每次几分钟,过几周后换另一段曲子。
有意地触摸孩子的身体和四肢,提供不同质地的玩具、材料让孩子用手触摸、抓握。